内容提要: 随州市森林公安局,下辖3个县级森林公安(分)局和6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共有民警65人,担负管理全市55.72万公顷林区森林资源安全任务。
2007来以来,随州市森林公安局紧紧围绕森林公安中心工作,强化“三基”,瞄准“五化”,以“打基础,上台阶,创佳绩”的壮志雄心,用忠诚使命的无比豪情,用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用坚忍不拔的毅力,用跨越赶超的执着精神,在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实现了“六个率先”。随州市森林公安机关在全省率先落实了森林公安民警的专项政法编制,顺利实现了公务员过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森林公安机关经费纳入同级地方财政预算,并设立单独财务账户;率先新建6个二级派出所和县级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率先全部接通金盾网;率先落实了市(州)、县(市、区)两级森林公安机关主要班子成员职级高配;率先落实了市(州)、县(市、区)森林公安机关刑事治安执法权限。2008年,随州市森林公安局从原来的全省综合考评摆尾跃至全省前列。2008年至2012年,随州市森林公安局连续五年在全省森林公安综合考评中名列前三名。近年来,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受国家级表彰6次,受省林业厅和省森林公安局表彰21次,受随州市委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表彰9次、记集体三等功5次。民警获得荣誉称号和记功嘉奖76人次。
记者:绿色产业是实现绿色崛起的核心,基地建设是绿色产业的基石。我市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那么据您了解,目前我市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现状如何?
付建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我认为随州最大的优势是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厚重的文化优势。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我市坚持实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三步走、绿满随州行动、深化供给侧改革“十大工程”、城乡绿色革命一系列战略部署不动摇,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以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特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食用菌、茶叶、木本油料、蓝莓、油桃、葡萄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其中以木本油料为例,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引领下,全市连续6年,每年以10万的速度突破性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累计改造和新建木本油料基地60万亩,其中油茶基地50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的示范基地36.8万亩,占总量61.3%,建成126个木本油料基地千亩村、15个万亩镇。其中,油茶基地主要分布在随南、随中,以佳禾、田丰、金源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以随县洪山、环潭、新街、均川,曾都洛阳、何店、府河,广水长岭、马坪、关庙等地为主种;核桃基地主要以丰年、耀鑫、联创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分布在随县淮河、小林、草店、万和、殷店,广水骆店、武胜关、吴店、郝店,曾都区何店、府河和随州高新区淅河等乡镇。丰年公司3万亩核桃基地、尚市丰源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成为全省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单打冠军”,获得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充分肯定。
其次,农产品工业化加工总量壮大。据统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已达到519.6亿元,特色农产品出口达到6.24亿美元,其中食用菌出口5.4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茶叶出口达到2570万美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茶叶出口第一。目前,全市常年从事食用菌、茶叶、油茶等特色农产品人口达到30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绿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对农民增收支撑力明显增强。
最后,品牌创建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有效农产品“三品一标”132件,其中,有机食品10件、绿色食品52件、无公害农产品67件,地理标志3件。现有农产品驰名商标2件,知名商标32件。“神农缘”香菇、“栎园春”山茶油、“二月风”葛粉、“小森林”蜂胶等品牌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记者:那么就目前我市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来看,您认为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难?
付建平:总体上来说,虽然全市绿色产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也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有基地,但重栽轻管。绿色产业基地种类多,但品种杂、规模小、效益低;重建设、轻管理,基地建设一边在开发,一边在荒芜;产业仍处于初始发展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基地、无规模,有规模、无效益”的问题相当突出。
有品牌,但重申报轻利用。品牌创建重拿牌轻利用、重眼前轻保护、重开发认证轻证后监管,品牌有名,生产数量小、批量小,没有形成大批量和大效益。
有市场主体,但实力弱、带动能力差。家庭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