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得标准者得天下”,此话不假。
当前,标准化已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今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296)在“竹子王国”中国成立,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这不仅加快了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治理的铿锵步伐,而且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增添了新砝码。
作为林业领域设在中国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从酝酿到诞生经历了哪些探索?它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竹藤产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费本华。
抢占竹藤国际标准制高点刻不容缓
“熟悉竹藤国际贸易的人都知道,由于竹藤类产品国际标准的不同,主要竹藤消费国持续增设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在加大竹藤生产国相关企业出口负担的同时,也不断削弱了这些国家竹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提供竹藤术语、方法及主要产品的标准,为竹藤领域相关利益方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尤为迫切。”费本华说。
全球竹藤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中国、印度、菲律宾、巴西等70多个生产国,往往受制于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主要消费国,致使竹藤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消除贫困和能源替代等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费本华认为,缺乏竹藤国际标准,对中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中国是竹子资源大国,产业强国,并已形成了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再到竹业生态旅游的新兴产业。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竹笋加工等生产经营。竹藤在精准脱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0年,中国竹产业产值为821亿元;2014年,中国竹产业产值便跃至1845亿元。在竹产业发达的县(市),其地方经济收入中竹产业的贡献占1/3以上。
“拥有统一的竹材质量等级、竹产品等国际标准,不仅有利于指导农民培育竹材、生产竹材,有利于指导企业对半成品、成品的加工和销售,进而提升竹材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也能避免国际贸易中因语言不通而带来的困难和混乱。同时,作为林业大国,竹藤国际标准的推行,将在扩大森林面积、调整用材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中发挥突出作用,并在碳汇交易中实现新的突破,为竹产业的产、供、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费本华表示。
中国为制定竹藤国际标准奔走
标准化是国力竞争的新常态。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标准委对竹藤标准化工作有着高度的共识,认为它不仅影响着竹藤国际贸易规模,更影响着中国竹藤科技创新速度和“中国制造”质量等问题。
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认为,如果能以中国竹藤标准为蓝本,建立一套世界各国认可的国际标准,不仅可以推动竹藤产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蓬勃发展,还将推动建立全球竹藤贸易的最佳秩序。
2014年年初,国际竹藤中心提出申请筹建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随即,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委、国际竹藤组织联合成立了竹藤技术委员会筹建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当年3月8日,江泽慧主持召开关于筹备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会议,阐述了依托国际竹藤中心成立竹藤委员会的条件。3月26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4月30日,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主持召开会议,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申报程序和要求等,研究并明确从技术和外交两个层面准备筹建工作。
紧接着,6月5日、6月27日、7月15日、9月22日、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标准委一次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成立竹藤技术委员会的提案及提案说明进行论证,再一次次修改提案内容。
2015年3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罗博·斯蒂尔应邀到访国际竹藤中心,对中国为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并就相关工作给予了指导。
2015年5月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通过决议,批准了中国提出的成立竹藤技术委员会的提案。
10月28日,国家标准委授权国际竹藤中心为竹藤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承担秘书处日常管理工作。
“这是众 |